日本“战争法案”获通过 后安保法时代何去何从?
19日,由安倍政权力推的安保系列法案通过参院全体会议表决。实际上,安保法案能够获得通过并无悬念,虽然日本国内反对声浪一波大过一波,但一意孤行的安倍选择了罔顾民意、充耳不闻。如今这备受批判的“战争法案”已经上路,安倍政权下一步棋如何落子、日本未来又将何去何从,这些问题值得引发警醒和关注。
【安倍一意孤行伤害了谁?】
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此前曾直言:“若法案成立,和平法之下的日本将不复存在”,这道出了日本国内为数众多的民众、学者以及政客的担忧。
事实上,新安保法案一经问世就备受指责,而日本国内抗议的呼声于近一个月内达到顶峰8月30日,日本各地民众纷纷加入到“全国百万人大行动”中抗议安保法案,当时预计参加人数达10万人,最后人数却增加了两成,达到了12万,声势之浩大可见一斑。
在参与集会的人群中,不乏多位日本国内的知名人士,如音乐家坂本龙一、作家森村诚一、镰田慧,还有天文学家池内了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7月份以来的抗议活动中,出现了众多年轻人的身影。如为反对安保法而自主成立的日本大学生组织“SEALDs”,他们通过社交网络呼吁日本各地年轻人举行示威游行,获得了积极的响应。
新安保法为何如此不得人心?有日本学者撰文指出,鉴于日本的贫困指标不断增加、人口老龄化、国家债务创下新高,一旦这些安全法案获得通过,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不安全感。
然而民众的呼声却并不能让安倍停下脚步,执政党强推安保法,在日本政坛也投下一枚威力巨大的炮弹,日本民主党、维新党、日共、社民党等6大在野党,组成事实上的反安保法案同盟,日本朝野之间展开激烈较量。本该反映国民意志的国会却违背了民意,强行通过的安保法案给日本政治带来巨大创伤。
正如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曾经放出的“狠话”“安保法案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没有获得国民理解,但就算不理解,也必须要通过”。可以说,安保法案的通过,无异于安倍政权用“个人意志”逆转了整个国家的方向,其伤害到的人可谓不计其数。
【后安保法时代 日本何去何从?】
安保法案对于安倍来说之所以如此重要,甚至让他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,因为其正是推动日本再度军事化的关键一步。目前,这部引发巨大争议的法案已经获得通过,安倍接下来要做什么、日本未来将何去何从,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。
用安倍晋三自己的话概括,通过安保法案最重要的是“要让日本自卫队走出国门”、“要能够和盟友美国并肩作战”。
就在8月最后一天,日本防卫省递交了2016财年防卫预算申请,其额度高达5.09万亿日元,约合人民币2680亿元,创下日本自二战以来的防卫预算新高。
学者分析认为,日本自卫队要加快走出去,将选择若干突破口:
首先,加速取消对维和部队的地域和活动限制。目前,日本自卫队参谋本部已制定文件,确定自2016年3月开始,日本在南苏丹的维和部队新增两项任务,一是宿营地共同防卫,二是紧急警护。所谓紧急警护,是指在日本维和部队活动区域外,一旦有他国军队或非政府组织的民间人士受袭,也要拿起枪去营救,这被日本观察家解读为,日本自卫队要创造在海外打响第一枪的机会。
其次,安倍致力于加强日美同盟关系,修改安保法案是为军事同盟服务。日本要在同盟中承担更多责任,满足美推展“亚太再平衡”战略的需求。至于能否照顾到其他国家的关切,是否有利于地区稳定,却并不在考虑的范畴内。
伊拉克战争期间,日本已经可以派兵海外。解禁集体自卫权,其实是日本自卫队海外活动的“升级版”。安倍政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发动战争的权利,成为“正常国家”。
综上,日本通过安保法案,其背后牵连出的问题多且复杂。从短期上讲,日本可能成为美国的“雇佣军”,从长远来看,战后的国际秩序将可能受到影响,一个“军国主义化”的日本或将重回历史舞台。
【新安保法案的几个重要关键词】
海外派兵
安保法案共包括1个新立法和10个修正法。新立法是《国际和平支援法案》,其实质是“海外派兵永久法”。根据这一法案,日本可随时根据需要向海外派兵并向其他国家军队提供支援。
集体自卫权
集体自卫权,是指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攻击时,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,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。宣告日本战后长期坚持的“专守防卫”国策遭彻底颠覆。这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安保政策的最重大转折。
地理限制
安保法案的要害是扩大日本自卫队在海外的军事活动。法案突破了现行《周边事态法》中对自卫队后方支援行动的地理限制,除将向美军等外军提供军事支援的范围扩大至全球外,还能参与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海外军事活动。
武器
据日本媒体报道,根据安保相关法案,自卫队在外国营救本国人质时,可使用“必要武器”,而不是以前只限于危机时“自卫”的武器。
此文用了